走进施工现场,就看见壕沟中随处可见散乱的人骨。骷髅头、腿骨、脊椎骨、髋骨凌乱地堆放在工地的一角,其中一两具尸骨保存还比较完整。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上个月月底,他的一个老乡挖地时,突然挖出了一个骷髅头,老乡当时吓得惊叫起来。很快随着地越挖越深,出现的骨头也越来越多,运渣车每天都要运走好几车渣土,里面全都混着人骨到底这里曾经埋了多少死人还真说不清。
成都市考古队的魏主任介绍说:“通过对骨头颜色和土层的判断,可以初步断定这些人骨是明末清初时埋葬的。而且从骨头堆积的密度来看,这些尸骨是死亡后进行的二次埋葬。可以推断,当时成都可能发生了一起大规模死亡事件。”
采访中,一位对成都历史颇有研究的人士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历史资料。据资料显示,1643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率军从湖北入川。1644年8月5日,起义军抵达成都城下。明朝四川巡抚龙文光率3万人驻守城墙,他倚仗城墙高大,城外壕沟中灌满河水,与起义军在此展开恶战,死伤无数,终被起义军攻破。该人士推测,考古队查勘的尸骨埋藏地点和死亡时间与这段历史在时间和地点上非常相似,这些死者可能就是当时战乱中身亡的士兵。
尸体埋葬时间既然在战乱年代,也不排除当时战后有瘟疫传播,导致大规模死亡,然后再由有关机构集中填埋尸体杜绝病菌传播的可能。现在挖出这些尸体会不会再次使瘟疫传播开?需不需要消毒?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所消毒科的张科长表示,几乎没有哪样的病菌可以长期存活,它们的存活期最多不过几十年。如果当时发生瘟疫,死亡的人被填埋在地底深处,肌肉已经化为乌有,病菌根本没有生存的环境。现在过了几百年,病菌早就消失了,没有必要进行消毒,周围的住户也不用担心。